与沙为伴一甲子 潜心治沙三九载——记“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徐先英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4-02-26 09:17:27 | 阅读: 372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打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队伍,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激励动员广大工程师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1月19日上午,“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徐先英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1708910996487438.jpg

 徐先英(中)在沙漠地区培训农民如何使用压沙机压沙。

   

  甘肃,是我国沙漠分布面积大且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有沙化土地面积12.17万平方公里,风沙线长达1600多公里。长期以来,沙漠化一直是制约甘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环境问题。

 

  徐先英,博士,二级研究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甘肃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甘肃省领军人才(一层次)获得者。从1985年参加工作到2023年7月到龄退休,徐先英在甘肃治沙研究所里一干就是一辈子,用青春守护绿水青山,用科技阻挡风沙的脚步。

 

  主持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多次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授权专利22项,出版发表论文专著百余篇,成功筛选出抗逆性沙地造林树种4个,研发防风固沙技术与模式17项,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在全国沙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时光荏苒,39年时间里,徐先英的脸上刻满了沧桑,履历中写满了荣誉和成就。面对这些,他坚称自己只是治沙队伍的一名“老兵”,在漫漫治沙路上,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也不过是自己应尽的本分。


  六十载不变的“沙海奇缘”

 

  1963年7月,徐先英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丰政村的一个普通家庭。

  当时的民勤,风沙肆虐,黄沙漫天,庄稼地和村庄一步步被风沙逼退。徐先英清楚地记得,距离家门口400米的地方,就是被当地人称作“大红柳岭”的沙带。

  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走出这里,远离风沙,成了少年时代徐先英最大的心愿。

  少时,徐先英的父亲曾在治沙所工作。那时的他,看到父亲单位的工作时总是不能理解,这群人,从一捧黄沙里能搞出什么名堂。


1708911040934590.jpg

徐先英(左)在研究尼龙网沙障降解与微生物结皮形成。

 

逃离家乡的念头让徐先英格外努力,顺利考到外地大学,可当拿到治沙专业的通知书时,徐先英犹豫了许久。命运的车轮转动,徐先英在毕业时,毅然做出了回家乡治沙的决定。

重新走入沙漠,认识沙漠,研究沙漠,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他两赴新疆,在冰天雪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集沙拐枣插条5万多株;在腾格里沙漠观测植物对风蚀沙埋的生态适应性,用5年时间成功地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盐渍化沙地造林树种。

他终日泡在沙漠试验区,自带干粮野外充饥,努力研究解决了沙区防护林建设与水分平衡问题,量化了民勤绿洲防风固沙体系持续稳定发挥防风固沙作用的生态需水量,为防护林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为了掌握更多的治沙知识,徐先英白天进沙漠,晚上学英语,先后获得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又顺利完成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任务。

进不了城,回不了家,终日与沙为伴。那些年里,身边的年轻研究人员相继转行跳槽,但徐先英的初心却从来没有动摇过。

好友关心地问他:“你总不能一辈子都待在沙窝窝里吧?”

 “干一行就得爱一行。”徐先英的回答斩钉截铁,他说:“总得要在这片沙漠里做出点成绩,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民。”

   正是因为一代代像他一样的治沙人,经过60多年的积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成为国内唯一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治沙研究机构。

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也成为目前国内历史最久,观测数据最完整,记录时间最长的治沙综合实验站,为甘肃、西北乃至全国治沙行业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财富。

科研路上的“水滴石穿”

早期的甘肃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沙区开坑困难,既费人力,效率也难保证。

后来,部分地区也尝试引进大型治沙设备,但对于西部沙区的农村地区来说,大型设备高昂的使用成本一度成为治沙压沙“卡脖子”的难题。

 “一定要想办法,造出一台更小巧、更便捷,沙区群众用得起的机器。”徐先英为甘肃治沙研究所定下目标。

 1708911115387255.jpg

        徐先英(左)在测试研发的草沙障压沙机。

研发、制造、反复实验,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徐先英和他的团队距离目标越来越近。可当他们拿着设计图四处寻找代工企业时,却一次又一次地吃了“闭门羹”。

没人代工,我们就自己造。”凭着一股西北汉子的倔犟,徐先英和他的团队开始自己制造,终于生产出第一批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和手扶式沙障机。

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解决了流沙地灌木栽植过程中苗木窝根严重和开坑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沙生灌木的栽植速度和苗木成活率。

小巧实用的手扶式沙障机能够适应沙区不同地形条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4-6倍,每亩节约压沙成本250多元,很快就在甘肃河西地区和内蒙古、青海等沙区治理工程区大受欢迎。

别小看这250多元,这意味着使用新设备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多出五分之一的压沙面积。”多年的研发制造,徐先英深知科学技术的每“一小步”都是治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

如今,甘肃治沙研究所拥有专利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已经更新到第四代。甘肃治沙装备也走在全国前列,甘肃设计、制造的压沙设备成了全国沙区治理的广泛使用。

科技治沙的“中国样板”

本世纪初,由于过度放牧等多种因素影响,被誉为“黄河水塔”的甘南州玛曲县高寒草地沙化严重,对牧民生产生活和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临危受命,徐先英带领技术团队赶赴玛曲,用40多天时间,详细考察了玛曲草原每一片草场,每一块区域。

 

1708911138792028.jpg


徐先英在玛曲草原调查沙化草原植被。

短短几天时间,徐先英团队经历了一场场“生死考验”:高原的强紫外线让队员们裸露的皮肤大面积晒伤脱皮;遍布的湿地沼泽,时常让队员们陷入其中……

无论如何,不能让草原上的绿色减少。”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综合科考,徐先英团队研发出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术,解决了黄河首曲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近自然修复关键问题,为之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之后的几年里,团队研发的治理技术在玛曲草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地草地植被盖度增加30%以上,草场生产力提高了近30%。

下农村,跑野外,测数据,写报告,39年时间里,徐先英几乎把实验室和办公桌都“搬到”了治沙一线。

武威市古浪县新建的搬迁移民区遭受风沙危害,种不了地、留不住人,移民政策面临困难。徐先英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研究人员赶赴古浪,白天蹚沙海,晚上睡地窝,每天步行16公里往返于安置点和沙窝之间。

1708911165388068.jpg

徐先英(左)在高寒沙化草地开展植物调查。 文中图片均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提供


整整4年多时间,科研团队风餐露宿,研发出干旱沙区“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模式和植被快速恢复技术,有效解决了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等绿洲边缘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为“八步沙六老汉”科学治沙提供了示范样板,也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类似区域治沙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项目结束时,徐先英和科研人员们的脸变黑了、手变糙了,但当搬迁群众放着鞭炮手捧锦旗来为队伍送行时,大家都直言“值得!”

简单、实用、高效,徐先英和甘肃治沙研究所总结的治沙技术和经验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治沙提供了范本。

今日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共举,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徐先英和甘肃荒漠化防治的功劳簿上,再添一枚闪亮的“军功章”。

新征程上,治沙行业面临新时代的新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徐先英说,“我将会继续奉献毕生所学,在研究和课题上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为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添砖加瓦。”

   (转载责任人:胥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