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最强乐章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3-06-29 09:22:28 | 阅读: 4481

来源:甘肃日报

罗 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多民族交汇融合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地段”,甘肃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边疆稳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最强乐章,需要甘肃主动服务好国家战略全局,以“三抓三促”行动为重要载体和抓手,坚持着力稳增长、育动能、增后劲,努力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甘肃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甘肃现代化建设之路,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实践。

必须把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为甘肃守好绿水青山的时代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甘肃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贡献。新时代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祁连山地区为重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提升流域整体生态功能,切实担好上游责任、展示上游作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因地制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国土空间结构,重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完善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全省生产力水平和整体生态承载功能得到新提升。必须稳步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多重效应。同时,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业领域碳达峰、节能降碳增效等各项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努力让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把陇原大地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时代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特殊功能定位越来越凸显,拥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地理区位优势越来越凸显,倾斜政策叠加、发展平台叠加、市场利好叠加的振兴机遇期越来越凸显,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发展前景更加美好。新时代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实践,要求甘肃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甘肃整体发展、立足各地优势,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提升综合实力、提升生态质量、提升基础支撑、提升生活品质、提升治理效能,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基地,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科创中心,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打造“一带一路”开放枢纽,打造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四强”行动和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牵引带动全省协同联动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必须把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作为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当前,甘肃仍属于相对欠发达地区,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缩小发展差距仍然是我们的最大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实践,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全方位全周期守护人民健康,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各类民生工程,加大投入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同时,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为人民谋幸福真正体现在工作中,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更好统筹起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统筹推动五个振兴,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必须把坚定文化自信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作为凝聚共识的时代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而厚重,文化多彩而独特。新时代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实践,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为此,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渠道,发展壮大陇原文化产业主力军。在具体实践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带,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把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同时,围绕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旅合作交流,发挥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提升甘肃文旅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在甘肃落地生根、花繁果硕,使文化成为甘肃最具魅力、最吸引人、最有辨识度的亮丽名片和金字招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甘肃贡献”。

必须把补短板强弱项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激发发展活力动力的重要保障。确保跟上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甘肃面临的短板弱项瓶颈制约还比较明显,需要应对内生动力不足和外部竞争加剧带来的双重挑战还比较艰巨。因此,新时代新征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实践,必须统筹现实需要和前瞻布局,精准补短板、强弱项,着力优化交通、水利、能源、市政、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建设数字政府、诚信政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通道、枢纽、文化优势,完善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体系,利用中欧、中亚、南亚通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绿色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贸易、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实质性、多领域合作,不断增强甘肃对外影响力,用足用好“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作者为省社科联驻会副主席、研究员

     (转载人:重点实验室  周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