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组织召开“徐先英银龄专家工作室”建设座谈会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5-11-06 22:51:55 | 阅读: 16

11月5日上午,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组织召开“徐先英银龄专家工作室”建设座谈会,座谈会由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天波主持,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腾宇,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省科技厅人才与科学普及处,省林草局人事处、防沙治沙处、科技信息处负责人,治沙所领导班子成员、专家工作室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1762440952398659.jpg

座谈会上,省治沙所党委书记、所长纪永福首先介绍了“徐先英银龄专家工作室”建设思路:通过优化整合防沙治沙科技资源,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培育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队伍,突破荒漠化防治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推进全国荒漠化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科技创新,解决“三北”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治沙新型装备研发与推广应用,推动治沙装备小型化、智能化,提升治沙装备的实用性,培养治沙科技人才,解决人才断层问题。

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天波强调,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6.6重要讲话精神”及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治沙所要通过“银龄专家工作室”把现有的科技人才用好,培育团队、带好团队,加快防沙治沙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三北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要支持领衔专家用好“科研方向决定权、薪酬分配自主权、经费使用支配权、科研资源调度权”,多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多听取专家工作室团队的意见建议,同时也要多关注专家的身体健康。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腾宇指出,甘肃生态建设对甘肃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治沙所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六十六年来一代又一代治沙工作者的长期坚守,希望通过“银龄专家工作室”建设,把现有的人才用好,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持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把平台作用发挥好,实现平台聚集人才,人才支撑平台的良性循环。

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孙永强指出,甘肃在全国首创建设“银龄专家工作室”,其目的是留住并用好高端银龄人才,银龄专家是我省科技发展的宝贵财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银龄专家工作室”要坚守科技报国之心,勇担科技创新使命,进一步明确科研方向,通过防沙治沙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治沙青年科技人才。

国家卓越工程师、徐先英研究员作表态发言。他表示,治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40年与沙为伴,亲历并见证了甘肃从“沙进人退”的艰难,到一步步实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银龄之年,专家工作室的成立给我提供了新的起点,注入了持续攻坚的底气,搭建了传承薪火的坚实舞台,将用毕生所学、聚集传承,当好治沙技术的“播种机”;聚焦创新,勇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聚焦育人,打造治沙力量的“孵化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扎根沙区一线,倾听基层声音,以技术护航“绿进沙退”。通过努力,将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让绿色长城在陇原大地巍然屹立,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甘肃智慧。

 (供稿:组织人事科  撰稿人:张晓娟 摄影:王昱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