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防沙治沙科研故事,传承防沙治沙科研精神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19-05-15 14:25:23 | 阅读: 5466

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是中国科学院治沙队1958年沙漠考察结束后,在全国成立的6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完整保存下来,并始终坚持建站时确定的性质、方向和目标的综合试验站。建站初期,站区四面被流沙包围,沙害非常严重。为治理沙漠,改善环境,老一辈科研人克服种种困难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在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成立60周年之际,514日,甘肃省民勤沙综合试验站邀请原站长王寿山同志为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讲述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建站历史、“粘土沙障+梭梭”治沙造林技术研发过程及示范样板建设、老一辈治沙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

上午,天气变得时冷时热,一会是冷风呼啸,一会又是烈日当头。84岁高龄的王寿山老站长带领大家共考察了11处自1959年以来的治沙技术实验研究区和示范样点,每到一处,都如数家珍的详细讲解技术思路的提出、研究的过程、主要研究人员及示范应用情况。广大科技人员和党员干部听得如痴如醉,有的在认真聆听,有的蹲在地上记录,有的站着记录,有的提出一些问题讨论。

他介绍,1959年前苏联专家彼得洛夫的帮助设计建造了第一代“水分均衡场”,开始了沙旱生植物蒸腾耗水的研究,为筛选固沙植物奠定了基础;1959年治沙站科技人员耿宽宏提出了“粘土沙障”的思路并开始试验研究,1961年耿宽宏调离治沙站后,孙显科等人继续研究,《地理杂志》刊发了“民勤粘土沙障固沙研究初步成效”,充分肯定了粘土沙障的固沙效果。19595月施及人和林梅子等人开始梭梭育苗技术和治沙造林研究,1963年“粘土沙障+梭梭治沙造林技术”已经成熟;1964年由郭普、施及人等编撰了《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治沙造林技术研究成果综述》,1964年春天,治沙站在当时的薛百公社的张坝、双楼、长城、宋和、更名、薛百6个村建立了“粘土沙障+梭梭治沙造林技术”示范样板。1966-1969年在站区18000亩的土地上大面积开展“粘土沙障+梭梭”固沙造林。1972年国家计委下达了“国家重点民用建设项目-民勤西沙窝固沙样板建设”,当时国家投入50万元科研经费。治沙站立即成立项目组,组织尹随德、陈生春等科技骨干20多人,开展了试验示范工作,凝练出了“民勤治沙模式”。1974年在民勤召开的全国防沙治沙现场会上,竺可桢对“民勤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1978年以“粘土沙障+梭梭固沙造林技术”为主体的“民勤西沙窝固沙样板”建成,在国内外治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派王寿山同志作为代表到人民大会堂领奖。

下午,王寿山站长在二楼会议室为支部党员讲授了党课。他用朴实的言语讲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讲述了老一辈治沙人是如何发扬扎根荒漠、顽强拼博、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他说,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讲政治,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永远跟党走、听党话,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献身防沙治沙科研工作。

他讲道:“1958年在沙漠综合科学考察时,广大科研人员的伙食只有炒面就凉水,遇到风沙天气,炒面中不知道掺进去多少沙子,科研人员就用凉水把炒面搅成糊糊喝下去。即使是炒面,也不敢多吃,因为当时每人每月的供应量只有34斤。如果晚上回不到宿营地,他们就只能在沙丘上爬一晚上,等天亮后继续进行科考工作”。

老一代科学家的事迹和精神感染了每位党员,大家纷纷表示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60年的发历史很不平凡,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老前辈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治沙科研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我们要传承发扬他们不怕吃苦、乐于奋献、知难而进、持这以恒的科研精神,以实际行动为荒漠化和风沙灾害防治贡献力量。

王寿山同志自1964年至1997年在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工作,曾担任课题组长、副站长、站长等职务,主要从事防沙治沙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示范推广和组织领导工作,人称治沙站前期发展的“活档案”、“活字典”,为治沙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郭树江撰稿,纪永福审核)